从侨批文化到云端课堂五邑大学与马来西亚高校共绘教育同心圆作为根植“中国第一侨乡”的高等学府,五邑大学与马来西亚高校的合作承载着悠长的侨乡情缘。百余年前,五邑华侨南下马来半岛,在东南亚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一封封侨批成为联系游子与亲人的重要纽带。如今,五邑大学以侨为桥、以教育为媒,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交流之桥。一边以“侨”为纽带,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活力;另一边以“教”...
当地时间5月5日,在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中国球员赵心童以18-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世锦赛冠军。赵心童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
中新网南京4月30日电 (记者 朱晓颖)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30日统计,从当日午时起,长三角铁路迎来“五一”假期首波出行大客流。截至4月30日8时,长三角多地去往武汉、长沙、福州、厦门、青岛等多个方向车票基本售罄。长三角铁路部门预计,30日将发送旅客365万人次,为此,在当日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增开旅客列车418列,组织399列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加挂普速车辆101辆。长三角铁路部门2025...
图为方钢军 章立早 浙江省浦江县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近代以来,更是名家辈出,享誉全国。三代善画、父子同书、夫妻共绘、兄弟斗彩……代代传承的浦江书画,已融入民众的血液,成为与生活相连、与灵魂相通的艺术。 春暖花开,江山美景如画,花草香气四溢,绿意盎然间,殷红...
中新网4月27日电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次出台《通知》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主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切实解决地方、企业和入境旅客反映的堵点卡点问题,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策上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扩商店,让境外旅客有更多好店逛。我国离境退税市场总体仍处于培育期...
“记录时代是我的追求。”印尼归侨摄影家翁乃强的作品既有“东方红一号”升空、中美“乒乓外交”等历史性时刻,也有田间地头、市井生活的鲜活细节。他以“真实记录”为信条,用彩色胶片定格了普通人的奋斗与笑容,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而蓬勃的中国。(刘洋)
当地时间4月19日,加拿大温哥华,来自十余所开展中文课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百余位中文学习者、中文教师、中国文化爱好者等来到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参加中国文化开放日活动,庆祝2025年国际中文日。当日温哥华天清气朗,活动现场汉风浓郁。书法、茶艺、剪纸、中医、古琴等文化宣介展台无不吸引参会者驻足;烤鸭等中国美食香气扑鼻;汉服试穿人气更旺。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体验者以华服打扮,在林荫下、花丛间游园留影,感受...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古今中外,休闲始终与哲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诞生和跳跃性发展密切相关。”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18日对记者指出,让人类摆脱物质奴役,学会高质量的休闲、思考与创造,已成为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加快这一状态的实现,并为之提供工具和路径。记者当日获悉,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江苏省扬州市、上海市普陀区,举办“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研讨会,发挥三方产教...
中新网丽水4月11日电(周健)浙江丽水缙云是中国唯一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眼下,轩辕黄帝开放包容、凝聚四方、文明创新的精神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4月11日,来自澳大利亚的20余名华裔青少年跨越山海,走进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缙云仙都黄帝祠宇,开展了一场寻根溯源之旅。踏入黄帝祠宇,古雅庄严的建筑风格、精美的书法楹联,吸引了华裔青少年们的目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深入了解黄帝统一部...
中新社江油4月11日电 (记者 王鹏)“借助电影《哪吒2》带来的哪吒文化热潮,我们可以推出一些合作计划,让两岸年轻人共同开发这一IP。”第九届海峡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哪吒热”是两岸年轻人合作的绝佳机会。此次交流活动4月10日至11日在四川江油举行。横跨政商文三界的周锡玮,从电影《哪吒2》谈起,深入剖析中华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春风轻拂,茶香满园。4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茶文化体验活动在舟山岱山磨心山茶园上演。本次活动作为“in舟山 连世界——2025舟山群岛国际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的5名留学生代表以及4名俄罗斯籍国际海员的热情参与。岱山磨心山茶研社,作为岱山县茶文化研究会研习基地、高亭镇研学基地、共富工坊、舟山市首批非遗茶空间、蓬莱仙芝技艺工坊及岱山县非遗研学工坊,自创立起便以“...
4月6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完成在缅甸的地震救援任务,乘坐飞机顺利返回云南昆明。同机抵达昆明的还有十多名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人员。据了解,3月28日,缅甸发生强震。次日,共37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电话、无人机等救援物资,从昆明飞抵仰光,驱车赶赴缅甸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