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五届印度洋委员会峰会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召开,驻马达加斯加大使季平在马主流报刊《快报》发表了题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署名文章。全面回顾中国与印度洋委员会的合作,并阐述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抨击保护主义。 全文如下:
620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出航,航迹遍布印度洋沿岸多个国家。秉承着“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他们建邦交、拓贸易、护安宁,开创了印太区域跨文明和平对话、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近代以来,中国与印度洋国家之间的商贸及人文交流更加频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南方的一批批移民飘洋过海,来到西印度洋诸岛上。他们用自己勤劳坚韧的双手参与建设并筑起家园,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带来的荔枝、茶叶、“中国汤”成为联结中国与印度洋诸国的人文纽带,也是民间友谊的见证。 时至今日,中国与印度洋的友谊长卷仍在不断绘就,在交通、能源、通讯、农业、体育、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从木昂公路到鸡蛋路,从体育馆到50年如一日的援马医疗队,中国人民的心与马达加斯加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九年前,中国成为印委会的第一个观察员国。此后,中国持续派代表出席印委会部长理事会,多位印委会秘书长也应邀访华。印委会成员国所关注的蓝色经济、粮食安全和经贸合作方面与中方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及中非十大伙伴行动所确立的发展愿景高度契合。 在蓝色经济领域,中方始终同印度洋地区国家特别是小岛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农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气候预警等发展项目在所有小岛国都有落地,“蓝色英才计划”已为印度洋地区国家培养6000余名各领域人才。中方愿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与印委会成员国合作,聚焦蓝色经济,开展合作共赢务实行动。 在粮食安全领域,中方支持印委会成员国粮食安全建设,是马达加斯加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打造“印度洋粮仓”路上的坚定伙伴,双方在杂交水稻领域合作已有十余年。在去年9月中马两国元首会晤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中方将继续实施好杂交水稻技术援助项目。 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愿做印委会成员国可靠、稳定的贸易伙伴。在马达加斯加,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马目前100%税目产品享受输华零关税待遇,马代表团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产自马达加斯加的羊肉也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马成为非洲第一个向中国出口羊肉的国家,两国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当前,保护主义者以关税为壁,而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波动震荡,我们坚信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所以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中国开放的大门反而越开越大,我们愿意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域内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印度洋虽远隔重洋,但友谊与合作已经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中方愿进一步密切与印委会加强理念对接,共商合作大计,为域内国家各领域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预祝第五届印委会峰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