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要闻
-
一箭双星 长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
时间:2022/10/8 10:35:03 作者: 来源:中新网 阅读:9254 评论:0内容摘要: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马帅莎 高诗淇)北京时间10月7日21时10分,中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马帅莎 高诗淇)北京时间10月7日21时10分,中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开展导航增强及星间激光通信试验。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它继承了一院运载火箭型号研制的技术经验,具有成功率高、履约性稳的竞争优势。
根据本次任务卫星轨道要求,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近岸发射点海况较好,保障性好,更有利于发射任务执行。相比以往的海上发射任务,本次任务首次将后端测发设备布置在岸上,发射点则位于3公里外的海上。在发射流程上不仅减少了海上航行时间,还将测试流程进行合并优化,使执行任务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已连续取得10次陆地发射和4次海上发射的圆满成功,达成十四连胜。一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鸣介绍称,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自2015年首飞成功以来,已经完成陆态、海态两种发射方式,1.6米、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的研制工作,转战三个发射场,圆满完成十四次发射任务,技术状态成熟,已进入组批生产、滚动生产的常态化发射阶段。
自首次海上发射以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射方案不断优化创新,在不同海域点位完成了太阳同步轨道、低倾角圆轨道的发射任务,已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未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次数将逐步超过陆上发射次数。按计划,今年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还将执行两次发射任务。(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各地“中国红” 盛装迎国庆
- 本类更新
-
-
10-08一箭双星 长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
-
09-30各地“中国红” 盛装迎国庆
-
09-28【问答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党员之间为什么互称同志?
-
09-28【寻味中华】长芦海盐:一“盐”以蔽,追求本味
-
09-28新时代,我在中国|法国教育家艾历克斯:让更多外国孩子爱上中国文化
-
09-28红星何以照耀中国|范轩:中国故事值得讲给世界听
-
09-28东西问丨胡里奥·里奥斯:二十大前“观中国”,中国如何走过来时路?
-
09-28(中国这十年·他论)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利:古老丝路焕发崭新活力
-
09-28【十年经略】中国经济改革如何“破藩篱”?
-
09-28【十年·中国观察】一起向未来,中国向世界表达语态渐变
-
- 本类推荐
-
-
10-08一箭双星 长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
-
09-30各地“中国红” 盛装迎国庆
-
09-28【问答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党员之间为什么互称同志?
-
09-28【寻味中华】长芦海盐:一“盐”以蔽,追求本味
-
09-28新时代,我在中国|法国教育家艾历克斯:让更多外国孩子爱上中国文化
-
09-28红星何以照耀中国|范轩:中国故事值得讲给世界听
-
09-28东西问丨胡里奥·里奥斯:二十大前“观中国”,中国如何走过来时路?
-
09-28(中国这十年·他论)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利:古老丝路焕发崭新活力
-
09-28【十年经略】中国经济改革如何“破藩篱”?
-
09-28【十年·中国观察】一起向未来,中国向世界表达语态渐变
-
- 本类排行
-
-
07-01“‘一国两制’是科学、可行、有生命力的”——访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
07-01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通讯丨根深叶方茂 本固枝乃荣——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
07-01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通讯丨把握新机遇 开启新征程——香港聚焦发展开新篇
-
07-01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通讯丨根在祖国,同心同行——香港同胞的家国情怀
-
07-01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启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活动
-
07-01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写丨一起努力创未来——香港多姿多彩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
-
06-23《金砖国家工商界北京倡议》发布 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凝聚力量
-
06-23变局潮涌 奋楫破浪——写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开幕之际
-
08-132022年杭州首批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布
-
07-01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稿丨相近相亲 携手同行——澳门各界祝福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